Site logo
港股報價由天滙財經提供

【入門知識】ETF是什麼?

時間2024-11-25 16:44:01

  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自1993年誕生以來,已成為全球投資市場的重要產品之一。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5000種ETF,總資產管理規模達到3兆美元。ETF的靈活性及多元性,使其成為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的重要選擇。
  
  什麼是ETF?  我們先瞭解ETF的概念。
  
  簡單來說,ETF是一種可以在股票交易所買賣的投資產品,實質上是一籃子資產的集合。投資者可透過證券經紀商像交易股票一樣操作ETF。
  
  ETF的投資標的非常廣泛,涵蓋多種資產類別,包括:
  
  - 股票:涵蓋大型股、中型股、小型股等不同市值的公司股票。
  
  - 債券:如美國國債、企業債及高收益債券。
  
  - 另類資產:大宗商品(例如黃金、原油)及貨幣等。
  
  此外,一些創新型ETF還提供了更多投資選擇,例如:
  
  - 做空市場:讓投資者在市場下跌時獲利。
  
  - 槓桿操作:放大潛在收益(但風險也會相應增加)。
  
  - 稅務優化:規避短期資本利得稅。
  
  一、 ETF與共同基金的區別
  
  雖然ETF與共同基金都提供分散投資的優勢,但二者在交易方式上有著顯著差異:
  
  - 交易靈活性:ETF可在交易時段內隨時買賣,而共同基金只能在市場收市後交易一次。
  
  - 費用結構:ETF的管理費用通常較低,有些僅收取0.10%以下的年費,且不需要支付申購費或贖回費。
  
  - 交易模式:ETF像股票一樣可透過券商帳戶買賣,且支持保證金交易和做空操作。
  
  二、ETF的主要優勢
  
  1. 投資多元化
  
  ETF結合了股票交易的靈活性和共同基金的分散化特點,讓投資者可以在單一產品中接觸多種類別資產,從而降低投資風險。
  
  2. 低成本
  
  由於ETF大多採取被動管理模式,追蹤指數(如標普500、納斯達克等)的操作成本低,因此管理費用相對便宜。
  
  3. 交易靈活
  
  投資者可在交易時段內隨時買入或賣出ETF,並可進行保證金交易或長期持有。
  
  4. 稅務效率高
  
  ETF由於採取被動型投資策略,資本利得稅的影響較低。但需注意,頻繁交易可能導致稅務效率下降。
  
  三、ETF的劣勢
  
  1. 手續費累積
  
  對於頻繁交易的投資者而言,手續費可能逐漸增加,削弱收益。
  
  2. 流動性風險
  
  部分ETF的市場流動性較低,買賣價差可能較大,增加交易成本。
  
  3. 追蹤誤差
  
  某些ETF無法完全同步標的指數的表現,可能出現收益差距。例如,標的指數一年上漲10.10%,但ETF可能僅上漲9%。
  
  4. 交易時段限制
  
  ETF只能在交易所開市期間交易,無法像期貨合約般全天候操作。
  
  最後,ETF的發行商及市場地位
  
  全球最具規模的ETF發行商包括:
  
  - iShares(貝萊德)
  
  - SPDR
  
  - Vanguard(領航基金)
  
  這三大發行商主導了全球ETF市場,提供多元化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值得一提的是,ETF市場在過去24年間發展迅速,資產總值已突破3兆美元,顯示其受歡迎程度及成長潛力。

免責聲明:本資訊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1. 上一篇
    期貨與ETF對比,為何說期貨更有優勢?
  2. 下一篇
    證券交易所如何運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