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支撐位與壓力位怎麼看?
時間:2024-12-27 17:24:23
曾經聽到炒股高手說過:「如果股價在支撐位守得住,這是很好的進場點。但若未來股價受壓力阻擋,突破不了,那就要逐步賣出。」這段話讓我頓時迷惑,什麼是支撐與壓力?又如何運用它們來制定買賣策略?
股價波動有時在一段區間內來回震盪,這種現象稱為「盤整」。在盤整中,股價時常會被一股力量托住,讓價格難以再跌,這種托住價格的現象便是「支撐」。相反地,當價格試圖向上,但被壓下,這種阻力則稱為「壓力」。透過支撐與壓力,我們可以更有依據地判斷股價未來的走勢及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
一、支撐位與壓力位的判斷方式
1、支撐線
在 K 線圖上,連接「至少兩個股價最低點」並延伸出的線便是支撐線。支撐線顯示出買方力量增強的區域,股價在此位置通常不容易再下跌。
2、壓力線
同樣在 K 線圖上,連接「至少兩個股價最高點」並延伸出的線即為壓力線。壓力線代表賣方力量較強的位置,股價在此處往往無法繼續上漲。
二、支撐與壓力如何指導買賣
1、支撐:買方力量強,股價不易下跌
當股價觸及支撐線並獲得支撐時,這通常是適合進場的時機。只要股價未跌破支撐線,投資人可以繼續持股,甚至考慮買入更多。若股價跌破支撐線,則需考慮賣出,避免損失擴大。
2、 壓力:賣方力量強,股價難以突破
當股價上漲到壓力線附近且無法突破時,投資人應謹慎,適時賣出持股以鎖定收益。如果股價突破壓力線,則可能代表新一波上漲行情的開始,此時可考慮進場。
三、支撐與壓力的角色互換
支撐與壓力具有「角色互換」的特性。當股價突破支撐線後,支撐線可能轉化為新的壓力線。同樣地,突破壓力線後,壓力線也可能轉化為新的支撐線。這一點在盤整行情中尤為明顯。
四、如何判斷股價是真突破還是假突破?
1. 以收盤價為準
僅憑盤中價格的突破或跌破趨勢線,可能導致誤判。以收盤價為基準,能提高判斷的準確性。
2. 突破幅度至少達 3%
突破幅度過小容易受雜訊幹擾,因此一般建議股價突破或跌破支撐/壓力時,幅度應達到至少 3%。
3. 突破需伴隨成交量放大
突破時若成交量顯著增加,代表市場對突破方向的認同度較高,是真突破的可能性較大。若成交量縮小,則需提高警惕。
4. 觀察突破後的股價走勢
即便判定為突破,仍需觀察後續走勢是否延續突破方向。若符合預期,可進一步加碼;若反向發展,則需重新審視。
五、投資時的綜合應用
雖然支撐與壓力是重要的技術分析工具,但它們只是判斷股價趨勢的一部分。投資人應將支撐與壓力與其他技術指標結合,如均線、K 線型態等,才能在多重依據下作出更準確的決策。
最終,無論是支撐位還是壓力位,都應被視為輔助投資判斷的工具,而非絕對依據。只有在全面考量市場動態的基礎上,才能制定出合適的投資策略。
免責聲明:本資訊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