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股與合股的基礎概念與操作流程!
時間:2025-01-15 16:33:27
資本市場裡,上市公司有時會進行股本重組,當中拆股與合股是較常見的操作。對於香港的投資者而言,深入瞭解拆股與合股的概念、運作方式及其影響,對投資決策至關重要。
一、何謂拆股與合股
上市公司基於各種不同的原因,有時需要對其已發行的股本進行重組,從而更改證券的發行數量及(或)面值 ,當中涉及的重要操作便是拆股與合股。
(一)股份拆分(拆股)
股份拆分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上市公司的已發行股份數量。具體做法是按比例把現有的股份進行拆分。舉例來說,若原本 1 股股票,在拆股時按 1 拆 2 的比例進行,那麼原有的 1 股就會變成 2 股。隨著股份數量的增加,拆分後股份的市價通常會按比例調低。這是因為公司的總市值在拆股前後理論上是不變的,股份數量增多了,每股所代表的價值相對就降低了,所以市價也會相應下降。
(二)股份合併(合股)
股份合併則是與拆股相反的操作,旨在減少上市公司的已發行股份數量。其操作方式是按比例將現有的多股股份合併為較少的股份。例如,若按 2 合 1 的比例進行合股,那麼原來的 2 股就會合併成 1 股。與拆股相反,合股後股份的市價一般會按比例提高。同樣是基於公司總市值不變的原理,股份數量減少,每股所代表的價值增加,市價自然上升 。
二、拆股與合股的實例分析
為了更清晰地理解拆股與合股的概念,我們通過具體例子來闡釋。假設有一位投資者持有 A 公司股票 100 股,此時 A 公司股票的市價為每股 10 港元 ,那麼這位投資者持有的 A 公司股票總價值就是 100×10 = 1000 港元。
(一)拆股的例子
若 A 公司發佈公告,決定進行拆股,按 1 股拆分成 5 股的比例進行操作。拆股完成後,這位投資者持有的股份數量就會變為 100×5 = 500 股 。而由於拆股的影響,股價會相應調整,變為 10÷5 = 2 港元。此時,投資者持有的 A 公司股票總價值仍然是 2×500 = 1000 港元。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在拆股的過程中,股東持有股票的總價值理論上是不變的,只是持倉數量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 100 股增加到了 500 股 。
(二)合股的例子
合股是拆股的反向操作。假設 A 公司進行合股,按 5 股合併為 1 股的比例進行。在合股前,投資者持有 100 股,合股後,持有的股份數量變為 100÷5 = 20 股。而股價則會上升,由原來的每股 10 港元,變為 10×5 = 50 港元。此時,投資者持有的股票總價值依然是 50×20 = 1000 港元。這表明合股過程中,股東持有的股票總價值同樣保持不變,只是持倉數量減少,而股價上升。
三、拆股與合股的相關細節
(一)生效日期
上市公司在決定進行股份合併或拆分時,會在公告或通函內詳細列出相關操作的生效日期,以及合併或拆細後股份開始買賣的日期。投資者務必密切留意這些日期,因為它們直接關係到自己的投資操作時間節點。
(二)新的每手買賣單位
每手買賣單位在拆股或合股後是否調整,這由上市公司自行決定。若有調整,新的每手買賣單位通常是原來每手買賣單位的整數倍。例如,原來每手買賣單位是 100 股,拆股或合股後可能變為 200 股、500 股等。
(三)拆、合股生效後的交易流程
第一階段:在拆股或合股生效後,市場會生成一個臨時交易代碼。在這個臨時代碼下,投資者可以進行股票買賣。此時,舊股票會按照臨時每手買賣單位的方式進行交易。而原來的正式交易代碼在這個階段會暫停開放,投資者無法通過原代碼進行交易。
第二階段:在拆股或合股生效十個交易日後,原來的正式交易代碼將重新開放。此時,拆股或合股後的股份會以新的每手買賣單位在正式代碼下進行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階段,正式代碼和臨時交易代碼會同時並行交易,投資者可以選擇通過哪個代碼進行交易。
第三階段:在拆股或合股生效三星期後,並行交易將會結束。臨時交易代碼下的交易會被關閉,此後所有的交易都只會在正式代碼下進行。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臨時交易代碼下的每手買賣單位計算方式為:原來每手買賣單位除以拆股或合股的基準。例如,原每手買賣單位是 100 股,拆股基準是 1 拆 5,那麼臨時每手買賣單位就是 100÷5 = 20 股 。
拆股與合股是上市公司股本重組的重要手段,它們對股東的持倉情況和交易方式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資訊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