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港股報價由天滙財經提供

港股概念追蹤 |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馬開跑 機構:挖掘靈巧手等商業化落地更快環節的投資機會(附概念股)

時間2025-04-21 07:22:41

優必選

地平線機器人-W

下載霸財智贏APP,買賣點即市預警,炒家心水交流 >>

4月19日在北京舉行的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可謂吸睛無數。在這場科技與運動的盛會上,“天工Ultra”機器人一馬當先,以2時40分42秒的成績勇奪桂冠。“N2”機器人和“行者二號”機器人也表現出色,分別獲得亞軍和季軍。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奪冠的天工Ultra的研發企業是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創新中心由優必選、京城機電、小米機器人、亦莊機器人等機器人行業領軍企事業單位聯合組建。天眼查信息顯示,公司四大股東中,優必選、小米機器人、京城機電持股比例均爲28.57%。

中信建投表示,本周人形機器人半馬引發“翻車”還是行業進步的討論,該機構表示認爲人形機器人行業尚處發展初期,半馬暴露的問題可以倒逼行業進步,行業長期前景不改,現階段建議不拘泥于“人形”深度挖掘“AI+機器人”的投資機會,比如外骨骼機器人、靈巧手和傳感器這叁個商業化落地更快的環節。

人形機器人被看作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産業之一。政策支持和市場推動的雙重作用下,中國人形機器人産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此外,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建立未來産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産業。“具身智能”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人形機器人賽道有多大的市場發展空間?花旗銀行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7萬億美元,數量將達到6.48億台。《人形機器人産業研究報告》也曾預測,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于2029年達到750億元,將占世界總量的32.7%。

值得注意的是,車企競相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不久前,對于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發展節奏,特斯拉中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特斯拉人形機器人處于試生産階段,2025年的目標是5000台。

國內方面,廣汽集團已發布其第叁代人形機器人GoMate;小鵬旗下Iron人形機器人已在其工廠被投用,小鵬計劃明年量産面向工業的L3級人形機器人;小米旗下團隊已發布人形機器人CyberOne,首批量産機器人將率先“投身”其工廠,此外小米集團還投資了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

長安汽車近日對人形機器人研發項目,啓動供應商公開尋源,計劃未來五年投資超500億元,在2027年前發布其首款人形機器人産品;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表示,公司100%將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賽力斯成立子公司重慶鳳凰技術有限公司,後者經營範圍包括智能機器人的研發等。

汽車分析師任萬付表示,車企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是科技發展帶來的産業技術融合的結果,激光雷達、算力、AI智能等快速發展,車企生産涉及的環節衆多,爲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實訓環境。人形機器人與智駕的內核高度相似是促使車企跨領域布局的關鍵。

業內人士指出,本次人形機器人馬拉松的舉辦,不僅推動了前沿技術的集成與驗證,也爲構建標准化測試場景提供了示範。未來,具身智能將加速滲透至巡檢安防、家庭服務、工業協作等多個場景,成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亦莊此次通過賽事形式打造“科技+城市+産業”的融合平台,也爲人形機器人創新生態建設提供了全新樣本。

相關概念股:

優必選(09880):3月19日公告,公司與北汽新能源強強聯手,計劃通過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形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示範産線,爲高端制造智能化升級樹立行業標杆。

地平線機器人-W(09660):3月末,德銀發布研報稱,地平線機器人-W(09660)去年業績勝預期,收入同比升54%至23.8億元人民幣。該行因爲去年全年收入增長好過預期,將對今年收入的預測上調19.4%,相應今年全年虧損預測下調13%。故此,該行將公司目標價由5港元升至9港元,評級“買入”。

津上機床中國(01651):絲杠爲人形機器人線性執行器的核心部件。津上機床的數控高精密機床可大致劃分爲五大産品類別,即精密自動車床、精密刀塔車床、精密加工中心、精密磨床及精密滾絲床。

廣汽集團(02238):廣汽人形機器人團隊負責人張愛民稱,廣汽集團已經制定了清晰的量産規劃,計劃在2025年自研零部件實現批量全球發售,GoMate整機在不同行業實現示範應用,2026年整機完成小批量生産,産值預計超3000萬元,2027年逐步擴展至大規模量産。

免責聲明:本資訊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