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形態教學】底部型態怎麼看?W底與頭肩底的操作技巧
時間:2024-12-23 16:40:24
K線形態是一種廣受大家接受的技術分析方法,尤其適合初學者入門。它透過研究股價的歷史資料及線圖型態,來預測未來的股價走勢。簡單來說,K線形態學就像是觀察股市的「脈象」,能幫助投資者把握最佳的進場時機。本文將帶你瞭解底部型態的基本概念,並掌握兩種常見型態「W 底」與「頭肩底」的操作技巧。
一、底部型態是什麼?
底部型態是股價在低位徘徊一段時間後,形成的技術分析型態。這段時間通常是市場籌碼穩定的關鍵階段,因為持續拋售的賣方已經退出市場,留下的多是願意長期持股的投資者。當股價突破底部型態後,未來的上升趨勢往往更加明確。
投資者可以在型態完成、股價突破關鍵位置時入場,藉此把握市場的上升波段,實現獲利。以下介紹兩種常見的底部型態:
01、W底:雙重底
W底是型態學中最常見的一種底部型態,因其形狀酷似英文字母「W」而得名。這種型態的關鍵在於右腳的低點不能低於左腳的低點,當股價突破頸線後,即為型態完成,後續可能展開強勢的上漲趨勢。
(1)判斷W底的五大條件:
1. 右腳的低點等於或高於左腳的低點。
2. 股價突破頸線時,型態即完成。
3. 若股價回測頸線並跌破,型態則宣告失敗。
4. 突破頸線時若伴隨大量成交量,代表上漲力道較強。若無成交量,則未來需補量以增強動能。
5. 兩隻腳位置的成交量通常高於頸線突破後的成交量,這屬正常現象。
(2)W底的進場時機:
- 最佳進場點 1:當股價突破頸線時進場,此時型態完成,市場進入上升趨勢。
- 最佳進場點 2:當股價回測頸線但未跌破時進場,此時是再次確認支撐的好時機。
(3)目標價的計算:
以底部至頸線的距離,等距推算出目標價。例如:若底部在 20 元,頸線在 25 元,則目標價可能是 30 元。
02、頭肩底:雙肩加頭的型態
頭肩底是一種具有「左肩」、「頭部」和「右肩」三個關鍵低點的底部型態。這種型態的特點在於右肩的低點高於或等於左肩的低點,顯示有人在低位積極防守,股價後續可能迎來上漲。
(1)判斷頭肩底的條件:
1. 頭部位置是整個型態的最低點。
2. 右肩的低點等於或高於左肩的低點。
3. 股價突破頸線時,型態完成,未來有望進一步上漲。
(2)頭肩底的進場時機:
- 最佳進場點 1:當股價突破頸線時,代表型態完成,這是第一個進場信號。
- 最佳進場點 2:當股價回測頸線位置但未跌破時,確認支撐成立,可作為第二個進場點。
(3)目標價的計算:
與 W 底相同,目標價可根據底部至頸線的距離等距推算。例如:若底部在 30 元,頸線在 35 元,則目標價可能是 40 元。
學會K線形態是技術分析必備的知識,特別是「W 底」與「頭肩底」,能幫助投資者快速判斷市場的底部型態,並掌握進場時機。
免責聲明:本資訊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