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入門,瞭解分析股票的10個基本面
時間:2024-10-12 15:58:02
基本面分析的核心在於透過「財務報表」來評估一間公司的「內在價值」,從而確認該公司是否符合自己的選股策略。持有股票意味著成為公司的股東,因此,投資人自然希望投資的公司能賺錢而非虧損。透過分析財報,投資者能夠全面瞭解公司的營運狀況、財務健康程度,並結合總體經濟與產業趨勢,對公司的實際價值作出評估。
下面則是10個必須留意的財務數據:
1.總營收(Revenue)
總營收代表公司在一定時間內的營業收入,這是一個公司的「生意成果」。如果是年報,表示過去一年的營業額;如果是季報,則是過去三個月的營業額。然而,總營收並未扣除其他成本與費用,所以只能反映公司的收入狀況,還不能代表其實際獲利。
2.毛利率(Gross Margin)
毛利率是毛利與營收的比例,毛利=營收-營業成本。毛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毛利率%=(總營收-營業成本)÷ 總營收
毛利率可以顯示公司的產品成本與總收入之間的關係。不同產業的毛利率有所不同,應將同產業的公司進行比較,才能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3.淨收入(Net Income)
淨收入是公司在扣除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支出及稅金後的最終盈餘。簡單來說,淨收入反映了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真正賺到的錢。
4.每股盈餘(EPS, Earnings Per Share)
每股盈餘(EPS)表示公司每股股票的淨收入,計算公式為:
EPS=淨收入 ÷ 在外流通股數
EPS 是衡量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EPS 越高,代表公司賺錢能力越強。
5.股息(Dividend)
股息是公司將賺取的部分盈餘回饋給股東的方式之一,但並非每家公司都會發放股息。一些快速成長的公司可能將盈餘用於擴展規模,而不發放股息,但這不代表公司沒有價值。
6.股息發放率(Payout Ratio)
股息發放率衡量公司將每股盈餘中多少比例分配給股東,計算公式為:
股息發放率=當年現金股利 ÷ EPS × 100%
這個指標有助於評估公司對股東回報的慷慨程度,但高股息發放率並不一定總是有利於公司長期發展。
7.營運現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 OCF)
營運現金流是公司透過本業營運實際產生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正值的營運現金流顯示公司營運狀況良好,負值或減少的現金流可能意味著公司資金出現問題。
8.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 FCF)
自由現金流表示公司扣除資本支出後實際可自由支配的現金,計算公式為:
自由現金流=營業現金流-資本支出
這項數據反映了公司有多少現金可以進行投資、發放股息或應對經濟衰退等風險。
9.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 ROE)
ROE 表示公司利用股東權益產生利潤的能力,計算公式為:
ROE=淨收入 ÷ 股東權益
ROE 能有效評估公司替股東創造收益的效率,越高的 ROE 代表公司更能有效運用資本為股東賺錢。
10.資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 CapEx)
資本支出是公司用來購買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支出,如廠房、機器設備等。資本支出可用來衡量公司是否有擴展規模的計畫,進而影響未來的成長潛力。
上面就是基本面分析入門的介紹,財報分析讓我們更加清楚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儘管財報看起來充滿各種數據,但其分析邏輯也不難。關鍵在於從數據中發現問題,並不斷追問數據變化的原因。其實,財務報表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重要的是耐心、細心地解讀每個數據。
免責聲明:本資訊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