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住A股繼續浪?短線保持弱勢震蕩回調,不過這並非牛市終結!
時間:2024-10-08 11:32:42
下載霸財智贏APP,買賣點即市預警,炒家心水交流 >> 在A股休市時,港股市場表現強勁,恆生指數自10月2日以來累計上漲近9%,並在10月7日繼續上漲1.6%。其中半導體股漲幅擴大,腦洞科技(02203.HK)截止收盤上漲275.94%。港股的上漲主要歸因於內地政策預期的改善和外資的迴流。分析指出,外資對中國市場的配置比例依然處於歷史低位,未來仍有增持的空間。隨著A股與港股的市場聯動效應增強,港股的強勢表現有望對節後A股走勢形成積極影響。外資迴流和政策持續加碼,可能成為支撐市場繼續走強的重要因素。
節後A股走勢方面,部分專家和機構認為,市場或有短期調整。雖情緒高漲,但短期波動難免。中信建投指出,亢奮期的市場情緒雖有上漲空間,但隨後可能回調,不過這並非牛市終結。9月底市場情緒指數相當於2019年3月或2020年7月水準。短期波動無礙投資者長期佈局,應保持樂觀把握長期機會。
券商普遍覺得,本輪市場反彈分兩個階段:
一是指數爆發階段,為期2 - 3周,完成大部分漲幅;
二是結構性行情階段,市場波動並“震盪爬坡”。
中泰證券認為,此輪反彈或持續到季度級別,還有較大上漲空間。華西證券稱,穩經濟政策會持續提升市場情緒,推動活躍度上升。節後 A 股有望繼續上漲,若交易量能維持2 萬億以上,上升勢頭將更強。除了金融政策,市場對於財政政策的加碼也抱有期待。部分經濟學家認為,財政政策對於增強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至關重要。當前國內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未來財政政策可能進一步發力。不過,國盛證券提醒,財政政策的力度仍需兼顧經濟增長與高質量發展。中泰證券認為,此次政策調整與以往的大規模刺激有本質區別,財政刺激力度可能低於市場預期,但科技板塊和新興產業仍將是未來市場的主線。
對投資者來說,當前市場上漲有機遇也有風險。雖短期或波動,但長期向好。券商建議關注創業板、科創50 等高彈性成長板塊。外資迴流並增持中國市場也將帶來更多機會。外資提高A股配置比例時,具全球競爭力企業和科技板塊會成重要投資方向。國慶前後,政策推動下 A 股和港股市場表現強勁。儘管會有階段性調整,但長期看政策紅利會支撐市場情緒回升。投資者要抓住結構性機會,以牛市思維應對市場波動與增長。比如煤炭、有色金屬、大宗商品等。
參考支持位:22000,參考阻力位:24000。
期指交易提示:
目前保持短線做空信號,短線保持弱勢震蕩指標。
信號作當下參考,時間過遠無效本觀點,因在盤前分享,開市後有可能出現各種不預計波動走勢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
亦不保證即時性與準確性,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〇 市場要聞:
點評:長久不關注股市的60後、70後、80後,正在跑步入場追加資金,預計節後可能成為增量資金的主力。私募資金第一時間已經加倉。
國新辦將舉行新聞發佈會 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有關情況10 月 6 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採訪通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 2024 年 10 月 8 日(星期二)上午10 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和副主任劉蘇社、趙辰昕、李春臨、鄭備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 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首席資產研究官戴康表示,目前國內券商的休眠帳戶,已經在被喚醒。之前被股市套牢,或者已經長久不關注股市的60 後、70後、80後,正在跑步入場追加資金,預計節後可能成為增量資金的主力。私募資金第一時間已經加倉。
點評:陳茂波:港股市值升至39.4 萬億港元,預期不少公司將加快在港上市進程。
10 月 6 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香港特區政府網站發表司長隨筆稱,踏入 2024 年的第四季度,整體市場氣氛顯著改善,恆生指數升至約兩年半高位,過去15 個交易日累積上升超過5600點,升幅 33%。九月起至本週五的平均每日成交約1920億港元,較八月平均每日成交額高出一倍。港股市值亦升至39.4萬億港元。一些持有港股比例較高的投資產品,表現亦水漲船高。就以強積金投資為例,有研究機構報告指出,港股九月份的突出表現,令第三季強積金整體回報有超過 7%,是近兩年來表現最好的季度。可以預期,市況回升以及投資者審慎看好後市,將推動不少公司加快在港上市的進程,當中包括不少創科企業;同時亦將促成更多企業在港落戶。
點評:國慶期間北京二手房看房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國慶期間北京二手房看房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受9月30日北京調整樓市限購政策的影響,這個國慶期間,北京二手房看房量、交易量出現大幅增長。住房城鄉建設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受樓市新政影響,北京二手房反映購房意願的看房量、到訪量大幅上升,10 月 1 日至 3 日中午,北京二手房帶看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04.1%。
〇 港股機會:
主線的邏輯是相當清晰的,證券類是牛市的旗手,這已經是共識,成交量就是硬道理。保險屬於類券商,進可攻退可守。而地產則受
益於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及一線城市限購的放鬆。消費類則是在股市賺錢之後的刺激消費,主要是餐飲和博彩類。另外還有財政刺激的工程機械類及基本面改善的創新藥。
〇 美股機會:
大宗商品方面,當地時間 10 月7 日,石油價格暴漲。Wind數據顯示,美油 11 月合約漲 3.91%,報77.29 美元/桶;布油12月合約漲3.92%,報 81.11 美元/桶。市場人士認為,油價暴漲,是因為中東緊張局勢加劇,引發了對以色列可能襲擊伊朗石油基礎設施的猜測。高盛認為,如果伊朗原油出口受中東局勢幹擾,布倫特油價可能會升至每桶 90 美元,至於升幅則取決於OPEC 能否彌補供應缺口。高盛分析師表示,假設伊朗供應減少每日200 桶,並持續6個月,這種情況下,倘若 OPEC 能迅速彌補供應缺口,布油可能會暫時升至每桶 90 美元;OPEC 如未能彌補供應缺口,布油2025年將升至95美元。如果伊朗供應未受影響,高盛則預計布油將在每桶70美元至85 美元之間波動,第四季度布油平均價為每桶77 美元,2025年平均價格為 76 美元。關注石油板塊個股。
免責聲明:本資訊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